無塵室沉降菌測試標準操作規程
無塵室沉降菌測試標準操作規程
無塵室主要之作用在於(yu) 控製產(chan) 品(如矽芯片等)所接觸之大氣的潔淨度日及溫濕度,使產(chan) 品能在一個(ge) 良好之環境空間中生 產(chan) 、製造,此空間我們(men) 稱之為(wei) 潔淨室。
一、菌落:細菌培養(yang) 後,由一個(ge) 或幾個(ge) 細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細菌集落,簡稱CFU。通常用個(ge) 數表示。
二、測試方法:沉降法,即通過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氣中的生物粒子於(yu) 培養(yang) 基平皿,經48小時以上培養(yang) ,在適宜的條件下讓其繁殖到可見的菌落數,來評定潔淨環境內(nei) 的活微生物數,並以此來評定無塵室的潔淨度。
三、所用的儀(yi) 器和設備
1、高壓消毒鍋:使用時參照文件ZJ-JC-SOP-066-00進行操作。
2、恒溫培養(yang) 箱:必須定期對培養(yang) 箱的溫度計進行檢定。
3、培養(yang) 皿:一般采用中90mm×15mm硼矽酸玻璃培養(yang) 皿。使用前將培養(yang) 皿置於(yu) 121℃濕熱滅菌20分鍾。
四、培養(yang) 基:普通營養(yang) 瓊脂培養(yang) 基。將培養(yang) 基加熱熔化,冷卻至約45℃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培養(yang) 基注入培養(yang) 皿,每皿約15m1。待瓊脂培養(yang) 基凝固後,將培養(yang) 基平皿放入30~35℃恒溫培養(yang) 箱中培養(yang) 數小時,若培養(yang) 基平皿上確無菌落生長,即可供采樣用,製備好的培養(yang) 基平皿應在2~8℃的環境中存放。
五、測試步驟
1、采樣方法:將已製備好的培養(yang) 皿放置在預先確定的取樣點,打開培養(yang) 皿蓋,使培養(yang) 基表麵暴露0.5小時,再將培養(yang) 皿蓋上蓋後倒置。
2、培養(yang) ,時間不少於(yu) 48小時。每批培養(yang) 基應有對照試驗,檢查培養(yang) 基本身是否汙染,可每批選定3隻培養(yang) 皿作對照培養(yang) 。
3、菌落計數:用肉眼直接計數,然後用5~10倍放大鏡檢查,有否遺漏。若培養(yang) 皿上有2個(ge) 或2個(ge) 以上菌落重疊,可分辨時仍以2個(ge) 或2個(ge) 以上的菌落計數。
六、注意事項
1、測試用具要做滅菌處理,以確保測試的可靠性、正確性。
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為(wei) 對樣本的汙染。
3、對培養(yang) 基、培養(yang) 條件及其他參數作詳細的記錄。
4、由於(yu) 細菌種類繁多,差別甚大,計數時一般用透射光於(yu) 培養(yang) 皿背麵或正麵仔細觀察,不要漏計培養(yang) 皿邊緣生長的菌落,並須注意細菌菌落與(yu) 培養(yang) 基沉澱物的區別,必要時用顯微鏡鑒別。
5、采樣前應仔細檢查每個(ge) 培養(yang) 皿的質量,如發現變質、破損或汙染的應剔除。
七、測試規則
1)測試狀態
1、沉降菌測試前:被測試無塵室(區)的溫濕度須達到規定的要求,靜壓差、必須控製在規定值內(nei) 。被測試無塵室(區)已消毒。
2、測試狀態有靜態和動態兩(liang) 種,並在報告中注明測試狀態。
3、測試人員:測試人員必須穿戴符合環境潔淨度級別的工作服。靜態測試時,室內(nei) 測試人員不得多於(yu) 2個(ge) 人。
2)測試時間
(1)對單向流,如100級淨化房間內(nei) 及層流工作台,測試應在淨化空調係統正常運行不少於(yu) 10分鍾後開始。
(2)對非單向流,如10000級、100000級以上的淨化房間,測試應在淨化空調係統正常運行不少於(yu) 30分鍾開始。
8沉降菌計數
1)采樣點數目:可按表1確定。在滿足*少測點數的同時,還宜滿足*少培養(yang) 皿數,見表2。
表1 *少采樣點數目
麵積(m2) |
潔淨度級別 |
|||
100 |
10000 |
100000 |
300000 |
|
<10 |
2~3 |
2 |
2 |
2 |
≥10~<20 |
4 |
2 |
2 |
2 |
≥20~<40 |
8 |
2 |
2 |
2 |
≥40~<100 |
16 |
4 |
2 |
2 |
≥100~<200 |
40 |
10 |
3 |
3 |
注:表中的麵積對於(yu) 單向流無塵室是指送風麵積,對於(yu) 非單向流無塵室是指房間麵積。
表2 *少培養(yang) 皿數
潔淨度級別 |
所需Φ90mm培養(yang) 皿數(以沉降0.5小時計) |
100 |
14 |
10000 |
2 |
100000 |
2 |
300000 |
2 |
2、采樣點的布置:工作區測試點位置離地0.8~1.5m左右(略高於(yu) 工作麵)。可在關(guan) 鍵設備或關(guan) 鍵工作活動範圍處增加測點,采樣點的布置應力求均勻,避免采樣點在某局部區域過於(yu) 集中,某局部區域過於(yu) 稀疏。
3、記錄:測試報告中應記錄房間溫度、相對濕度、壓差、測試狀態及測試數據。
4、結果計算:用計數方法得出各個(ge) 培養(yang) 皿的菌落數。平均菌落數的計算見下式:m1+m2+……+mn平均菌落數m=n式中:m為(wei) 平均菌落數;m1為(wei) 1號培養(yang) 皿菌落數;m2為(wei) 2號培養(yang) 皿菌落數;mn為(wei) n號培養(yang) 皿菌落數;n為(wei) 培養(yang) 皿總數。
5、結果評定:用平均菌落數判斷無塵室的空氣中的微生物。
6)無塵室(區)內(nei) 的平均菌落數必須低於(yu) 所選定的評定標準(見表3)。
表3
潔淨級別 |
100級 |
10000級 |
100000級 |
300000級 |
標準(平均) |
1個(ge) /皿 |
3個(ge) /皿 |
10個(ge) /皿 |
15個(ge) /皿 |
7、若某無塵室(區)的平均菌落數超過評定標準,則必須對此區域先行消毒,然後重新測試兩(liang) 次,測試結果必須合格。
8、萬(wan) 級無塵室生產(chan) 車間按生產(chan) 工藝和產(chan) 品質量要求,分為(wei) 一般生產(chan) 區、控製區和。設人員換鞋區、男女一、二次更衣室、洗手、手消毒、洗衣間、風淋室通道、潔淨人流走廊、物流貨淋走道、注塑間、膠墊吹塵、中儲(chu) 庫、組裝間、內(nei) 包裝間、外包裝間及機房、物流等。機房需做隔音防震處理;設備運行負荷符合樓板承重要求。
人員流動方向:換鞋、更衣、洗手、手消毒–風淋通道–潔淨走廊–潔淨車間在走廊設安全門,便於(yu) 人員疏散。物品流動方向:物流通道——潔淨車間——–成品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