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淨技術對手術感染的控製(Ⅰ級,Ⅱ級,Ⅲ級手術室淨化工程)
潔淨技術對手術感染的控製(Ⅰ級,Ⅱ級,Ⅲ級手術室淨化工程)
在各種解決(jue) 醫院感染的對策中,避免手術中的感染被認為(wei) 是整體(ti) 治療過程中最為(wei) 重要的關(guan) 鍵環節。從(cong) 長遠的觀點看,抗生素的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具效用,即病患出現抗藥性。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嚴(yan) 重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
濫用抗生素,既破壞了人體(ti) 內(nei) 的微生態平衡,損害了健康,又使耐藥細菌日益增多。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做出規定:從(cong) 2004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nei) 所有零售藥店必須憑執業(ye) 醫師處方,才能銷售未列入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各種抗菌藥物。由於(yu) 潔淨手術室在防止感染方麵有著一定的作用,因此,建立潔淨手術室成為(wei) 必然的趨勢。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一些高級別的醫院都建造了潔淨手術室。
目前,建造潔淨手術室的熱潮已發展到中、小型醫院,並將建立潔淨手術室視為(wei) 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院感染的必要措施之一。但是,在新建醫院以及醫院改造過程中,大量的潔淨手術室工程不斷上馬,並形成醫院之間相互攀比、提高醫院形象的趨勢,這樣的現象即增加了醫院建造的初投資又浪費了人力、物力資源。
潔淨技術在控製感染方麵的作用空氣中浮遊的細菌,大多數都粘附在灰塵載體(ti) 上,並以塵埃中的水分及營養(yang) 維持其生命,很少單獨存在。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浮遊菌濃度與(yu) 大氣中≥0.5μm的灰塵粒子在數量上大約有1∶10萬(wan) 的關(guan) 係。也就是說,空氣中灰塵量大,細菌濃度就會(hui) 相應的大一些。
據大學對醫院、辦公室以及室外大氣的含塵和含菌濃度同時對比采樣測定,結果證明:空氣中浮遊菌的含量及其變化規律與(yu) ≥3~5μm的塵粒變化規律具有相關(guan) 性。天津大學自1983年起所進行的一係列空氣過濾器細菌過濾效率試驗,也證明空氣過濾器對細菌有良好的過濾效果。
通過對細菌及灰塵進行了過濾效率實測比較,可以得出以下三個(ge) 結論:
1、細菌粒子過濾效率與(yu) 大氣塵中4~5μm粒子的過濾效率大致相同,即細菌等效直徑為(wei) 4~5μm;
2、過濾材料如對1.5μm粒子過濾效率為(wei) 100%,則過濾後檢測不出細菌存在;
3、在生物淨化中盲目追求過濾器的高效率是不經濟的,因生物粒子一般較大,則過濾效率會(hui) 較高。表1列舉(ju) 了天津大學測試的幾種國產(chan) 濾材的濾塵濾菌效率。
國外為(wei) 減少術後感染率,在手術室內(nei) 浮遊菌與(yu) 感染率的關(guan) 係方麵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瑞士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對6000例股關(guan) 節置換手術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當空氣中的細菌濃度從(cong) 400個(ge) /m3降至5個(ge) /m3時,感染率大致可以從(cong) 4%降低至1%。世界著名的矯形科專(zhuan) 家J. Charnley在Wrightington醫院進行了十多年的連續研究,為(wei) 潔淨技術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例證和數據。
Charnley醫生整理的不同手術環境下手術感染率。可以看出:潔淨技術降低了手術環境中的菌濃,將手術感染率從(cong) 8.9%降到0.5%。以上數據都說明:潔淨技術在控製醫院內(nei) 感染方麵,確實有著一定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部門對防止感染擴散的不同環境要求,以及醫院空調係統運行管理的經驗,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的醫院管理規範對空調係統的過濾器配置都給予了規定。在美國,諸如骨髓、器官移植等要求潔淨度較高的手術,其要求的潔淨室末端過濾器效率為(wei) 99.97%(DOP測試)。
與(yu) 之不同的是,對於(yu) 這些手術我國隻在潔淨度上做出了在手術區達到百級要求的規定,美國經過大量的調查統計,都不能說明平行流手術室中的手術感染率一定比亂(luan) 流潔淨室要低得多,或者說在統計數字上得不出顯著差異。隻有當空氣中懸浮菌濃度達到707~1767個(ge) /m3,空氣途徑的汙染才容易引起術後感染,如引起敗血症等。當室內(nei) 懸浮菌濃度低於(yu) 180個(ge) /m3時,感染危險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如再下降到40個(ge) /m3閾值以下,尚無充分證據證明空氣淨化對降低術後感染率有明顯作用或明顯相關(guan) 性。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在手術室潔淨度級別方麵要求較為(wei) 嚴(yan) 格。
目前,許多醫院潔淨手術室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業(ye) 潔淨技術的影響,片麵強調淨化級別、依賴大風量或濫用層流技術等,造成潔淨手術部投資和運行費用過大。潔淨技術隻是一種保障手段,而無菌程度才是控製的目的和結果;應該強調手術室細菌控製的綜合措施,強調全過程控製以及完善的保證體(ti) 係,以真正有效地消除交叉感染的隱患。
龍岩市第一醫院屬於(yu) 三級乙等醫院,其新建的手術部建築麵積為(wei) 1500m2,Ⅰ級手術室兩(liang) 間,Ⅱ級手術室三間,Ⅲ級手術室三間共八間手術室。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屬於(yu) 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共建有十四間手術室組成,其中Ⅰ級手術室一間,Ⅱ級手術室三間,III級手術室十間。而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的手術室數目更是驚人,其手術室麵積達3800m2,由二十一個(ge) 手術間組成,其中Ⅰ級手術室兩(liang) 間,Ⅱ級與(yu) III級可轉換的手術室有八間,III級手術室有十一間。其手術室的投資約2000萬(wan) 元,號稱:吸收世界先進醫院手術室的精華,被稱作迄今為(wei) 止我國最先進、最現代化的手術室。
如以上列舉(ju) ,目前各地醫院在建造潔淨手術室方麵大多追求高級別、大數量,這些現象反應出有關(guan) 人員對潔淨手術室的作用認識不夠。術後感染一般由直接接觸、自身感染及空氣汙染三種途徑引起。潔淨技術解決(jue) 的是空氣汙染問題,明確了這一點,對解決(jue) 控製術後感染問題有著較為(wei) 重要的意義(yi) 。
建造潔淨手術室隻是一種保障手段,無菌程度才是控製的目的和結果的體(ti) 現;應該強調手術室細菌控製的綜合措施,強調全過程控製以及完善的保證體(ti) 係,以真正有效地消除交叉感染的隱患。許多美國醫學專(zhuan) 家不提倡手術室采用單向流。對高潔淨度手術室的實用效果存有疑問的,包括曾任美國外科協會(hui) 手術室環境委員會(hui) 的委員長,他引用美國四個(ge) 醫院在僅(jin) 有普通空調通風的手術室中進行的股關(guan) 節全置換手術的創口深部感染率來證明他的論點。
2000年10月,我國第一部《醫院潔淨手術部建設標準》頒布實施。《標準》著重手術室作為(wei) 生物潔淨室的特性,以控製有生命微粒為(wei) 目標,突出降低術後感染應是一個(ge) 全過程的控製,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標準》提出:潔淨手術室汙染控製應采用細菌控製的綜合措施,建立一個(ge) 無菌環境的保障體(ti) 係,實施一個(ge) 全過程控製的理念,而不是僅(jin) 僅(jin) 為(wei) 了達到手術室內(nei) 潔淨、無菌等某項指標。
各級醫院應以萬(wan) 級和十萬(wan) 級潔淨手術室為(wei) 主,大型醫院百級手術室一般不要超過二間。一般來說,一個(ge)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潔淨手術室數量應為(wei) 十至十二間為(wei) 宜;一個(ge) 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潔淨手術室數量應為(wei) 六至八間為(wei) 宜。經調查,手術傷(shang) 口的比例情況大致如下:
1、清潔傷(shang) 口:1%~5%,非感染性手術創傷(shang) ;
2、清潔-汙染傷(shang) 口:3%~11%,呼吸道、消化道、生殖泌尿道手術(有控製的);
3、汙染傷(shang) 口:10%~17%,開放、新迫、意外事故創傷(shang) 、手術中無菌技術受破壞等;
4、汙穢或感染口傷(shang) :>27%,陳舊性創傷(shang) 或已是感染的髒器貫穿。
由以上的數據比例可以看出:需要高潔淨級別的手術所占的比例較小,而感染性傷(shang) 口所占比例較大,即:高潔淨級別手術室的使用率較低,而低潔淨級別的手術室使用率較高。因此,在手術室的新建或改造過程中,不應隻強調手術室的數目和級別,應考慮各種因素以確定合適的手術室數量和級別。潔淨手術室的數量不宜過多,應該注重提高潔淨手術室的使用率。